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正式批准阳泉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硅铝质耐火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筹建“山西耐火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这是继2019年我市建成国家级耐火质检中心后,获批筹建的全市首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计量、标准、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省级耐火材料计量测试中心的筹建,是促进我市耐火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筹建以来,市综检中心高位激发“质量检验+计量测试”技术引擎,高效赋能耐火专业镇建设,高质推动耐火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需求牵引明确主攻方向。将服务耐火专业镇建设的发力点放在提升耐火专业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上,组建专班对盂县、郊区耐火专业镇上下游企业开展计量现状和需求分析,梳理制约我市耐火产业发展的计量测试瓶颈。省级耐火材料计量测试中心将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4项、制修订耐火产业标准2项、完成计量测试技术创新3项,为我市耐火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计量测试服务和开展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重点解决“检不了、检不全、检不准、检不快”等突出问题。
二是坚持深耕细作,擦亮“国字”招牌夯实比较优势。持续跟踪耐火产业发展趋势,顺利通过国检中心CNAS/CMA二合一复查评审,检验报告实现国际互认;与阳泉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依托5大类97种产品164个参数的检验能力,为耐火产品出口提供全方位检验检测服务,开辟了我市耐火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累计指导帮助我市耐火企业新建实验室21个,培养技术人员300余名,解决工艺难题20余个,改进仪器设备50余台(套),完成耐火材料监督抽检40批次,国检中心示范带动作用得到高效发挥。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开放共享助力协同发展。积极寻求社会各方质量技术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产学研结合、上下游联动、科研成果集成的创新联合体。与华阳新材料、山工院、金隅通达等11家单位共同创立“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搭建完善仪器设备、专业人才、检验技术共享共用平台,为院校研发设计、企业试生产、实验质量控制提供全链条技术保障,完成市级科研项目6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0余项,并在国家级权威期刊发表多篇专业技术论文。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技术对接,开展重点领域、重点技术难题的联合立项、联合攻关和联合应用。与山工院联合研发多款性价比高的董青石——莫来石匣钵产品,及时解决困扰我市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用匣钵难题。
四是坚持标准引领,掌握话语主动带动产业升级。主动服务耐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检测水平较低、验证数据不全、标准人才匮乏等问题,积极筹建我市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研制工作。先后制(修)订《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等国家及行业标准8项、《铝硅系耐火材料中莫来石相含量的测定》等团体标准4项。通过主导标准制修订,在推动耐火产业走低能耗、减量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与企业共同夺取标准话语权,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新时代的发展格局对产业计量测试工作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市综检中心将不断增强检验检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产业能力,力争年内建成省级耐火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提升我市耐火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助力我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权威的技术支撑和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