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阳泉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养老工作的关注。阳泉市于200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2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30.68万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30.58万人,占到总人口的23.4%;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2.42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7.15%,我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阳泉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要求,主要领导多次作出专门批示,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立足“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养老格局,从以下方面稳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
一、推动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站,逐步推开“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到2023年底,我市将建成12个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床位285张,并以养老服务站为平台,持续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努力打造“一刻钟养老圈”,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养老服务,运营三年来,得到了社区老年人的一致好评。社区养老服务站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推动建设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有接待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活动室、老年人身体能力评估室、文娱棋牌室、康复训练室、中医理疗室等多种功能区域,满足了社区居家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是针对90%以上的居家老年人用餐需求,因地制宜部署社区老年餐厅。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服务多样”的原则,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老年餐厅的建设标准和运营模式,以建设社区老年餐厅为重点,逐步在全市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建设。老年餐厅坚持公益化原则,在市场化运营的基础上,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提供各具特色的食品及用餐优惠,深受老年人欢迎,实现了“自家社区有食堂,老人吃饭不再忙”。目前已建成运营23个社区老年餐桌。4年来,我们以养老服务站和社区老年餐厅为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购、助力、助行、助医、助聊等服务。到目前为止,共提供助餐服务20000人次,助洁服务5000余人次,助浴服务130余人次,助医救援36人,义诊服务1500人次。
三是健全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体系。为了防范化解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风险,兜牢安全底线,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使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我市印发了《关于转发<山西省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方案>的通知》(阳民字〔2023〕21号)。依托街道、社区,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定期探访,每月不少于一次。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积极参与关爱老人行动。截止目前,各县区全部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共摸排特殊困难老年人6539人,开展上门探访关爱105212次,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100%。
四是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制定了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目录清单包含公办养老设施管理与维护服务、基本养老信息收集、信息系统建设及维护等管理工作、养老服务和服务机构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的评估、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公益性养老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2021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2457户城区、矿区、开发区部分街道社区的低保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能老人、70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进行了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急、养老照护等服务。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2500户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为1300户建有家庭养老床位的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急、助行等养老服务。
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在社区设立老年人照料中心、养护院、养老驿站、老年餐桌等多元化养老服务网点,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人性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组建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集团,2023年,在全市培育出1个以上规范化、标准化、连锁化社区养老服务品牌,建成20个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社区养老示范机构,打造5个养老示范社区,发展10个社区养老服务组织。
三、加快人才培养,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2020年出台了《阳泉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使其掌握养老服务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按规定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按规定授予荣誉称号,并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行动,加强对养老护理员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的社会宣传。
推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养老护理、中医养生等相关专业。把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范围。养老服务机构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接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符合小微企业标准的养老服务机构,新招用毕业年度和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的,也可接规定纳入社会保险补贴范围。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接收符合条件的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按规定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
近年来,我们通过长短期培训、在岗培训、讲座培训等方式,培训各类养老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护理人员1000余人,推行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希望您继续关注养老服务事业并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