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民政局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阳泉市委员会十四届二次会议D类第25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11-07 发布机构:

尊敬的王凤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宣传引导,高位推动养老服务工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立足“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养老格局,积极构建社区和居家养老新模式。制定出台《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阳泉市开展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实施方案》《阳泉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阳泉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23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等“1+8+1”政策体系。

    建设“康养阳泉”微信公共号,及时发布养老服务、社区养老、康养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等;全面介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模式,引导老年人群体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养老方式;持续开展养老、康养先进经验做法宣传和典型案例分享,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年人、养老护理员的社会氛围;投入135万元,建设阳泉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养老服务指挥中心和养老服务系统)建设项目,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网统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我市养老服务的流程与品质,推进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水平。

    二、配套政策,强化支持

    (一)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阳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阳民字〔2021〕58号),明确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补助、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床位补贴、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要求、补助标准、资金用途等。

    (二)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按照自愿的原则,我们在开展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试点和基层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试点示范项目工作中,在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评估、疾病治疗、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在征求老年人及其家人的同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开展签约服务,截止2022年底,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与1231个老年人家庭签订服务协议,提供上门服务,减轻了失能老年人家庭负担。

    (三)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全民技能提升培训范围。2022年,全面启动全市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将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全民技能提升培训范围。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按职业技能等级初级工证书400元、中级工证书600元、高级工证书8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四)养老服务考核工作纳入2022年民生工作考核。2022年,我市将养老服务考核工作纳入2022年民生工作考核,由市民政局负责完成各单位考评工作。

    三、完善功能,拓展服务

    (一)挖掘社区闲置资产,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按照“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养老格局,针对我市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的现状,创新思路,整合资源,以老旧小区改造、企业“三供一业”移交为契机,将交给政府的房屋设施首先用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站和老年餐桌,并无偿交给养老服务机构或养老服务社会组织运营,解决了我市养老服务设施供应不足的现状,推动了我市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的提速发展。

    针对社区场地的面积,我局创新了社区养老12345工作法。500㎡以上的建为A型社区养老服务站,400㎡至499㎡的建为B型养老服务站、300㎡至399㎡的建为C型养老服务站。299平米至60平米的分别建设A型、B至型社区老年餐厅和供餐点。并区分不同类型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和运营补贴。截止2023年底,我市建成12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站,22个社区老年餐厅,实现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走在了全省前列。

    (二)持续进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定《阳泉市民政局关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持续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2021年至2023年,市财政每年连续预算124万元用于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经公开招标,由阳泉市老年颐养中心我市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共计3757户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急、助行“六助”居家养老服务,极大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三)建立了阳泉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2023年2月,阳泉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平台主要包括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居家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养老机构管理等板块。阳泉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建成,填补了我市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居家老年人、特别是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目前,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现了智慧化监管,养老机构和养老社会组织能够为全市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优质的服务。

    四、强化监管,提升服务

    (一)规范服务要素,出台居家养老标准化体系。以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成立了阳泉市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出台了《阳泉市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该规范分为《通则》《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安全防护服务》四个部分。是我省首个居家养老服务地方标准。

    (二)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制定出台了《阳泉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我市养老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化解养老机构重大安全隐患,完善打击养老诈骗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养老服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三)培育规范化、标准化、连锁化社区养老服务品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在社区设立老年人照料中心、养护院、养老驿站、老年餐桌等多元化养老服务网点,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人性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组建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集团,目前我市培育了社区养老服务“颐养”品牌、“幸福汇”品牌、“馨康养老品牌”等。

    五、加快人才培养,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2020年出台了《阳泉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使其掌握养老服务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按规定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按规定授予荣誉称号,并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行动,加强对养老护理员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的社会宣传。

    推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养老护理、中医养生等相关专业。把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范围。养老服务机构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接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符合小微企业标准的养老服务机构,新招用毕业年度和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的,也可接规定纳入社会保险补贴范围。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接收符合条件的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按规定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

    近年来,我们通过长短期培训、在岗培训、讲座培训等方式,培训各类养老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护理人员1000余人,推行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