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民政局

让温情与救助同行
发布日期:2024-07-15 发布机构:

近年来,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得到越来越多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街面巡查中,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等广泛参与,助力及早发现、及时救助;

——站内照料中,专业社工、医护人员仔细评估受助人员身体状况,给予他们从身体到精神的全方位照料;

——寻亲返乡中,公安部门、各类寻亲工作室、网络平台、爱心人士主动贡献才智,综合运用人工智能、DNA比对等科技手段,为寻亲插上了翅膀;

——源头治理中,受助人员户籍地公安部门、民政部门、乡镇、村(社区),想方设法为受助人员落实各类惠民政策,助他们安心回家。

刚刚过去的6月19日是第十二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主题为“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

本报今日刊登多个救助管理站的做法,讲述各方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的故事。

嵌入社区的救助服务新网络

本报记者   张路曦   通讯员   汪元蒙

6月,河南省开封市,天气炎热,但在大街小巷,人们总能看见一群身着制式马甲、佩戴“救助管理”红袖章的人。伴随着他们的走访巡查,一张张宣传单和联系卡宛如一束束阳光,照进了城市隐蔽处。

这群人是救助管理志愿者,由社区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居民组成。如今,这群人正成为开封救助管理工作街面巡查及时发现、及时救助的重要力量。

在鼓楼区西司门街道油坊社区,一块印着救助管理热线电话的“临时救助点”招牌,醒目地挂在社区办公楼入口处。在临时救助点内,饮用水、方便食品、四季服装、鞋袜、被褥、毛毯以及简易帐篷等物资被码放得整整齐齐。

“这些物资全部由开封市救助管理站统一配备。”6月13日,在油坊社区“临时救助点”服务的志愿者王单洁向记者介绍,“临时救助点”的设置与物资配备,帮助社区进一步落实了属地管理责任,解决了辖区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的救助问题,推动实现了及早发现、尽快处置、最优安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社区嵌入式“临时救助点”于今年5月落地实施,不仅用于存放救助物资、宣传救助政策,更是一个能提供快速甄别、信息咨询、物资发放的微型救助管理服务站。开封市区已设立运行20处社区“临时救助点”,规划建设还有116处,覆盖全市5个区的所有街道,镶嵌在社区各类服务中心内,使街面巡查、临时救助范围辐射到居民区、办公区、商业区、景区、夜市和车站、涵洞、工地等各个场所,最大限度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临时救助点’不但畅通了基层救助管理渠道、织密了网络,还成为社区治理又一抓手。”开封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李正勇说。

“值得一提的是,关口前移的社区‘临时救助点’,进一步优化了救助服务的供给路径。”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张瑞告诉记者,临时遇困人员将得到更及时的应急性、过渡性、便利性救助庇护。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临时救助点”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全部经过培训,他们将在救助对象身份的识别和处理、临时救助服务内容的确定、日常街面巡查走访以及救助物资的管理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全覆盖、嵌入式的社区‘临时救助点’网络建设,是我们的探索尝试。”开封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晓燕表示,目前,“临时救助点”的作用正逐步显现,“相信随着市救助管理站、区救助点和社区‘临时救助点’的上下联动、协同配合,一个更加专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开封特色救助管理工作服务体系将快速建立。”

借社会之力  予细致关怀

本报记者   赵晓明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格局加快形成,流浪乞讨人员大幅减少,但受助病残人员比例不断上升、专业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救助管理工作面临新考验,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在第十二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中,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肖飞说。

据巴中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赖景阳介绍,近年来,该站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服务体系,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专业、细致的关怀与支持。

如今,众多企业、商户参与到救助管理工作中来,不但主动提供流浪乞讨人员线索,还捐赠爱心物资、提供就业扶持等。2023年,企业、商户累计向巴中市救助管理站捐款2万余元、捐赠物资价值1万余元。

“社会力量还为站内滞留受助人员提供了专业照料。”赖景阳告诉记者,市救助管理站整合了市精神康复医院、市职业技术学院、市特殊教育学院、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的资源,由医护人员、特教专家等提供专业的健康照护、教育辅导及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滞留受助人员恢复身心健康,增强自我重建能力。

巴中市救助管理站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巴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巴中春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注于为受助人员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确保救助管理工作专业化、规范化。

11岁的女孩陈嘉华是受益者之一。今年4月25日,巴州区东城派出所将陈嘉华送到市救助管理站(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原来,陈嘉华的妈妈被拘留20天,没有其他亲人能帮忙照料她,陈嘉华面临着无处可去的窘境,民警便将她送到未保中心。

在站内,陈嘉华表现得特别叛逆:一会儿要求出去玩,一会儿嫌饭菜不合胃口要求订外卖,一会儿让工作人员带她出去找妈妈……

在短暂的接触后,社工和她玩起了游戏,初步建立信任关系,陈嘉华终于吐露了心声。原来,陈嘉华的爸爸在她小时候便去世了,妈妈脾气越来越差。遭遇家庭不幸,陈嘉华也不愿意去学校,平日里总是逃学,和几个朋友到处玩。了解情况后,巴中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和社工为其制订了关爱帮扶方案,提供情感支持,鼓励她回到学校读书。

在此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和社工多次带陈嘉华看望妈妈,并会同教育部门与学校进行沟通,让她继续回校读书。“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陈嘉华的成长,帮她走出困境。”巴中市救助管理站社工赵玉太说。

现如今,救助管理站救助的人中,有不少是因为务工不着而陷入困境的。为有效提供帮扶,巴中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慈善总会深度合作,开展职业培训,指导受助人员通过就业走出困境。

每一双援手的伸出,都在助力编织一张更加坚固的救助安全网。在巴中市救助管理站的招募和培训下,众多志愿者活跃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一线。站内,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发挥各自优势,提供心理辅导等照料服务;站外,志愿者参加街面巡查,发现救助线索,为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这些志愿者的笑容与汗水,是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递着爱与希望。

巴中市市民程文晋参加了市救助管理站举行的“开放日”活动。通过展板,他了解了市救助管理站近年来救助管理工作的成效、成功案例、寻亲故事及救助政策等。他认为,向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伸出援手,帮他们渡过难关,体现了社会的温度。

“我在大学时当过志愿者,工作后在福利院做过义工。如果时间允许,我很愿意参与到救助管理工作中,哪怕是简单的陪伴、聊天,也能贡献一份力量。”巴中市市民陆研说。

情暖寻亲路

梁光楣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以下简称市区分站)着力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寻亲平台,推动破解寻亲返乡难题。

用乡音绘制“地图”

近日,一位中年女性被护送至市区分站,自述名叫章华,身上没有证件,精神状态不稳定,不会写字,语言表达能力差。工作人员无法查询到她的身份信息,便将她留在站内,边悉心照料,边开展寻亲工作。然而,工作人员通过媒体平台发布寻亲信息,协同公安部门进行DNA、指纹、人像比对后,均无结果。

唯一的线索,只有她的几句乡音。

但是,章华的口音中夹杂了多个地方的方言。乡音混杂,何处是归途?为了确定口音区域,市区分站联动多地志愿者辨别。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多地志愿者反复甄别,逐一比对了湘赣两地30多种不同的口音特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比对江西省萍乡市口音时,当地志愿者反馈了一条让人惊喜的信息:章华对黄瓜和茄子的称呼非常接近萍乡一带的方言。这条线索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章华回家的大门。经当地志愿者实地走访后,市区分站最终联系到章华的家人并确认了她的身份。离家近40年的她终于回家团聚了。

露宿老人归乡记

在街面巡查中,一位露宿街头的年迈老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介绍自己叫岑义,与家人失联已有30多年,孤身一人漂泊在外。

老人露宿街头,让人放心不下。市区分站迅速联动志愿者、社工等组成个案帮扶小组,开展一对一服务。

出走多年的岑义极少与他人接触,对工作人员充满戒备。为了得到岑义的信任,帮扶小组工作人员轮流探视,几次后便与岑义成了熟人。终于在一天夜晚,岑义敞开了心扉:他之所以不愿回家,是因为执着于衣锦还乡,但现实的落差让他觉得无颜面对家人。

原因找到了,帮扶小组的社工为岑义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重建生活信心。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迅速核实了他的身份和家庭地址,并陪同他踏上了归乡之路。

日前,工作人员在回访中了解到,岑义已经拿到了新身份证,开始了安定的晚年生活。

跨越千里终团圆

15年前,冯琦外出务工,与家人断了联系。15年来,家人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但始终无果。就在家人即将放弃之际,市区分站发布的一则寻亲公告,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一天夜晚,冯琦的哥哥冯强在刷手机视频时,意外发现一则寻亲公告,里面的受助人员与弟弟很相似。第二天,冯强联系市区分站确认视频中的受助人员正是失联15年的冯琦!但遗憾的是,在缓解了临时食宿困难后,冯琦已离开市区分站找工作去了。

为了找回失散多年的弟弟,冯强和家人马上奔赴广州市。市区分站迅速联动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一同前往冯琦曾经露宿的地方协助寻找。最终,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大家找到了已赴东莞市打工的冯琦。冯琦见到突然出现的家人时,像个犯了错的孩子,抱着大哥哭得不能自已。

据悉,近年来,市区分站已联动20多家单位、社会组织组建起救助寻亲网络,帮助众多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返乡。

送回家  安好家

胡铁燕   王槟傧

2023年5月,经过浙江省宁波市、温州市两地救助管理机构的通力协作,在温州流浪拾荒的60岁宁波籍男子竺某终于回到了宁波老家。

“他没老婆孩子,智力也有问题,虽然有一个哥哥,但无力照顾他。”当工作人员将竺某送到村里后,当地村干部很是发愁,“加上这次出走,从2011年开始他已经到外地流浪9次了,每次不是救助管理站送回来就是我们派人接回,但没过多久他又会出走。”

虽然完成了交接手续,但竺某的情况始终牵动着宁波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心。一个月后,工作人员再次来到竺某的住所回访。周边村民纷纷表示,竺某患有智力障碍,一个人住容易出现意外,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帮他,最好找个地方让他安顿下来。

了解情况后,宁波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主动对接当地民政部门,共同商议竺某的安置事宜。根据竺某的情况,民政部门帮助他申请了低保,办理了残疾人证,申报了残疾人两项补贴。

虽然有了生活来源,但竺某还需有人照料。宁波市救助管理站和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村干部找到了竺某的堂哥,经过多次沟通,竺某的堂哥终于答应将竺某接回同住。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流浪多年的竺某安了家。

流浪乞讨人员回家难,回家后“留得住”更难,不少受助人员被救助多次。屡送屡返、反复流浪成为救助管理工作的难点。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流浪乞讨现象,宁波市持续完善回归稳固机制,协同各部门,联合社会力量,统筹推进受助人员源头治理工作。

积极对接属地,精准落实保障,确保“回得去”。宁波市救助管理站加强与受助人员户籍地政府沟通,及时核实确认受助人员身份,反馈受助人员信息,夯实属地管理责任。同时,主动配合属地政府做好受助人员临时安置过渡期内基本生活、基本医疗服务,使其生活照料有人管、患病就医有保障。

强化联动协作,推进落户安置,确保“留得下”。宁波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协调公安机关及乡镇(街道)、村(社区),帮无户籍返乡受助人员寻亲,做好身份信息排查、补录户口、办理身份证等工作,并跟进了解返乡受助人员家庭状况,落实相关政策,让其得到长期妥善安置。

优化工作制度,落实跟踪回访,确保“稳得住”。宁波市救助管理站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将精神障碍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纳入信息库统一管理。同时,建立联络员制度,协调各区救助管理站共同跟踪回访返乡重点受助人员,回访频率不低于三个月一次,回访期不少于两年,全面掌握其生活状况和监护照料情况。2023年至今,全市建立甬籍返乡受助人员信息台账48份,开展电话回访72人次,家庭回访2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