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农业农村局

执奋进之笔绘“三农”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闫立彪
发布日期:2024-01-29 发布机构: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以不同形式迅速展开学习,深刻理解会议要义,结合工作讨论贯彻落实的举措。日前,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闫立彪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全市经济工作从七个方面作了重点部署,对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我们将担当尽责、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坚定贯彻会议精神,梳理明确工作重点,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市委工作安排落实落细、落地见效”。

回望2023年,春华秋实,岁物丰成。我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久久为功抓粮食安全、环境整治、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乡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83.1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4.766亿斤,均较2022年稳中有升;以富硒农业产业为代表的“特”“优”农业朝着全产业链发展目标迈进,加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点、农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截至2023年底,我市富硒农产品种类、基地规模、经营主体、获得富硒认证的产品、产业产值等富硒农业产业关键指标较2022年实现“五个翻番”。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闫立彪说,做好“三农”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将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千万工程’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立足我市实际认真加以推动,执奋进之笔绘就“三农”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闫立彪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他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丘陵山区专用农机具推广力度,助力粮食单产稳步提升;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支持杂粮新品、肉蛋制品、预制菜品、饮品酿品等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优质蔬菜、畜禽等“菜篮子”产品本地供应能力提升。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他们将立足我市富硒资源,围绕“研究院+生产地+产业园+集散区”全产业链要素,继续做好富硒农业产业“大文章”;与山西农业大学、苏州硒谷、中科院果树研究所等深度合作,打造富硒产业技术创新高地;运营好“阳泉硒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高附加值的产品,培育壮大20家涉硒市级龙头企业,助力我市富硒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市、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网,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关键时段、突发灾害,切实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要强化驻村帮扶,落实落细产业带、就业稳、主体联、光伏助、消费帮、救助兜等增收举措,畅通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强脱贫乡村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用发展的办法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根本动力。他们将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能和主体活力,不断为城乡融合发展添动力。要加快推进市特异种质资源繁育基地建设,实现育种零的突破;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积极推进数智农业项目建设;要持续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他们将继续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这本鲜活教科书,按照融入城镇、集聚提升、特色保护、基础改善、搬迁撤并的思路,“一盘棋”做好村庄整治规划,分类推进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全面开展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促进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村生产条件同步提高,集中打造一批各美其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推我市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