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审计局

中共阳泉市审计局党组 阳泉市审计局 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1-01-08 发布机构:
 阳审党组〔20211

 

 

中共阳泉市审计局党组   阳泉市审计局

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市委、市政府:

2020年,阳泉市审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履行审计工作职责,在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共实施审计项目72个查出问题金额65.52亿元,出具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70篇,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7400多万元,核减投资额6800万元,移送处理事26件,提出意见建议124条,促进相关单位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及措施51项,充分发挥了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建设性作用。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如下:

一、建立健全领导法治建设机制,为法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一)主要负责人全面履行了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工作


职责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有关要求,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了审计机关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并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审计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决策,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二)成立了法治建设领导组,加强组织领导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搞好法治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法制科,负责日常的法治建设工作,为法治建设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制定了《阳泉市审计局2020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通过计划安排、责任分解、工作督导等方式,层层压实责任,有序推进各项法治建设工作。

(三)研究部署推动法治建设督查反馈问题后续整改,解决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根据法治建设督查反馈提出“执法保障还不到位”的问题,立行立改,采取有力措施缓解审计人员少与审计工作任务重的矛盾:一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力量、购买中介服务的审计工作格局;二是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审计资源整合,统筹安排审计项目计划,实行“一拖二”、“一拖三”等审计组织方式,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三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树立大数据审计理念,建立行政执法信息平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落实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学习理解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弘扬宪法精神 树立宪法权威”意识,加大审计机关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断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增强法治宣传的效果,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继续坚持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制定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将宪法、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条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和有关决策部署等,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坚持组织集中学习,开展专题研讨。中心组还参加了审计署在线学习、视频培训等,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和法治精神,有效提高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有效推进“放管服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的相关决策部署。审计机关虽然没有行政许可职权,但审计机关结合开展的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社保医疗审计等项目,在开展审计工作的同时,重点关注“放管服效”改革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揭示推进“放管服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关注围绕社会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防范化解经济风险,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召开后,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用一个月的时间摸清了全市37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向市委审计委员会作了专题汇报,为我市国企改革提供了参考;在对我市金融、投资机构专项审计中,研究分析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主动作为、敢于亮剑,及时揭示了风险隐患,充分发挥了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建设性作用。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审计执法体系

一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规范审计执法行为。着眼于规范审计行为,注重和加强审计制度和机制建设,努力构建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制度约束,规范权力运行。重新修订了《阳泉市审计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阳泉市审计局审核复核审理工作管理办法》、《阳泉市审计局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方案》、《阳泉市审计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阳泉市审计局法律顾问工作办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促进依法行政、依法决策。

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开展行政执法案件评查工作。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和开展自查活动,及时修订、补充、完善、废止相关规范性文件,提高执法案件档案质量。

三是建立完善法律顾问制度。为积极构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审计法律风险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重新修订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并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了《阳泉市审计局法律顾问工作办法》,对设立法律顾问的相关工作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深入推进审计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咨询服务。

 四是落实持证上岗审计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山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对审计执法岗位人员实行考试持证上岗的资格管理制度。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信息录入全国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并及时对新增、更改、注销人员信息补充完善。根据市司法局相关文件要求,上报了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换发、注销情况,新参加行政执法考试的10名人员全部通过。

(四)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研发的投资项目监督平台能够汇集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发改、规划与自然资源、住建、统计等22个职能部门以及项目的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招标代理、政府采购等各单位的业务数据,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及时发现建设领域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并以审计核查函的形式,与各职能部门互联互通。市审计局被审计署确定为全国5个投资审计大数据融合式研究试点之一与南京审计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南京审计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阳泉实习基地,在开展大数据审计实践锻炼、科研成果转化、审计课题研究及应用开发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二是在门户网站上公示执法信息。在门户网站开设行政执法专栏,将编制完成的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行政执法事项清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流程图以及市审计局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目录进行公示,随时接受社会监督和公众监督。

三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了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及工作要求。同时,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自查,在对日常审计项目复核、审理以及审计项目质量检查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平定县、城区审计局实施审计项目的复审,确保“三项制度”落实到位。

(五)加强法治宣传,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是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宣传周活动。11月30日至12月6日,开展了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为主题的“12.4”国家宪法日宣传周活动。在局门户网站宣传《宪法》、《民法典》相关内容;局大楼门前悬挂宣传条幅;通过微信群进行了集体学习;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了《民法典》宣传漫画展览;在大楼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标语,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二是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编制了审计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并在审计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利用审计进点会、审计现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等把普法工作落实到审计一线,审计执法到哪里就普法到哪里,使执法和普法高度融合,使执法的过程同时也成为普法的过程。近年来,所有审计项目,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和诉讼事项。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是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有待加强和完善。要进一步加强与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的联系沟通和协作配合。畅通案件移送渠道,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增强反腐败工作合力,及时督促落实案件线索。要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和情况交流制度。建立健全相关部门的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交流机制。

二是规范行政裁量权有待进一步加强。审计机关在坚持依法审计、依法处理处罚的同时,还应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的要求,推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具体分析情况,审慎做出结论和处理,更好地发挥审计部门在促进和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薄弱环节,下一步全面对照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指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深入推进审计机关法治建设,全面履行审计监督工作职责。一是加强审计管理,提升审计质量。二是创新审计方法,强化审计整改。三是切实加强“两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不断提高审计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提升审计人员的执法能力,为“十四五”转型出雏形开好局贡献审计力量。

 

 

中国共产党阳泉市审计局党组                阳泉市审计局

2021年1月7

相关解读:关于《中共阳泉市审计局党组阳泉市审计局 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