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级建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财政拨款事业编制43名。人员编制结构为:管理人员4名,专业技术人员39名。领导职数设:馆长(院长)1名(副县级),副馆长(副院长)2名(正科级)。隶属阳泉市文化和旅游局。
主要职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培训辅导、文艺创作、文化交流。负责本馆策划、主办、承办和协办的各类型专业美术、群众文化、非遗保护交流工作。负责各种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工作,负责组织承办全市大型群众文艺活动、群众文艺汇演、调演及专题文艺演出活动。以美术创作研究、工艺美术研究设计、雕塑、壁画创作设计为主,向全国、省、市专业美术展览送件参展。坚持正确的文艺导向,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文旅局的领导下,完成上级交办的工艺美术设计工作。开展少儿、成人、文化志愿者免费开放辅导培训及成果展演展示、公益性展览展示、全市基层文化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免费培训、文化惠民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负责全市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现象、文艺史料的研究,承担戏剧、广播剧、电视剧、晚会方案、文艺节目的创作。承担全市重大艺术活动,全市名老艺术家的建档、管理工作,组织艺术创作和研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发掘、非遗申报、保护宣传及非遗传承人申报、培训与传统文化调查研究。
阳泉市文化馆(阳泉美术院)确定内设机构10个,规格均为副科级。
(一)办公室 编制4名,职数1名
负责综合协调本馆的行政事务和日常工作。承担财务、安全保密、后勤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会议组织、文书档案、“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相关工作。负责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办公用品、职工福利采购、发放工作。负责公章印鉴、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二)人事科(党务办公室) 编制4名,职数1名
负责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年度考核、工资社保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变动等工作。负责人员招聘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负责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党务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组织、管理党员和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教育、作风建设等工作。负责工会、共青团和妇委会工作。
(三)美术创作研究部 编制5名,职数1名
负责专业美术队伍建设工作。负责院内外画师的组织管理、美术创作研究、打造专业领军人物、提高各画种创研水平等创研业务工作。组织开展艺术家采风写生、策划展览、编辑美术书籍等专业活动,组织画家创作作品,为国家、省、市专业美术展览选送艺术精品。
(四)艺术创作研究部 编制4名,职数1名
负责全市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现象、文艺史料的研究。承担戏剧、广播剧、电视剧、晚会方案、文艺节目的创作。组织艺术创作和研究,包括创研项目的规划、组织实施等。负责全市著名老艺术家、群文系统文艺骨干、美术创作人才艺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
(五)社会文化活动部 编制4名,职数1名
负责策划群众文化理论研究课题、年度计划并实施。组织挖掘、整理、创新民间艺术优秀成果的群文研讨活动,抓好全市群众文化人员创作的组织、辅导、普及和提高工作。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情况和群众文艺创作骨干队伍情况,做到熟悉情况、掌握队伍,对各县区的群众文化创作给与指导、引导、辅导和服务。组织落实各艺术门类的采风、调研、研讨和创作工作。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 编制4名,职数1名
编制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相关理论研究。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收集、发掘、申报、评审、研究、保护、宣传、展演、展览、培训、交流、数据库建设、理论研究等有关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申报、评审、保护、考核、培训、交流、咨询等有关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基地的申报、评审、研究、保护、考查等工作。负责地方传统文化的调查、研究、传承、保护、开发和相关书籍的编纂和出版等工作。
(七)工艺美术研究室 编制3名,职数1名
负责工艺美术设计、研究工作。积极配合市文旅局做好文化产业扶持工作,完成我市地域及传统文化产品的设计、指导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及市文旅局等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实用工艺美术创研任务。做好本馆编辑、出版的各类型艺术专业、非遗等书籍工作。
(八)资料编辑部 编制3名,职数1名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发表及出版有关阳泉的群众文化刊物。负责全市群众艺术各类图书文献的采集和编排工作。负责收集、整理全市重大群众文艺活动相关资料。负责建立对外借阅服务的规章制度。做好馆内书籍、资料、报刊、杂志及音像制品等作品的收藏、储存和管理。
(九)培训辅导部 编制5名,职数1名
负责培训教师的选拔、组织工作,做好部门工作总结和业务汇报。以社会效益为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开设深受群众喜爱的“大课堂”,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进行全年馆内、培训基地辅导培训班的组织、宣传、管理、实施工作。负责对全市基层文化馆、站、社区的文艺骨干、院外画师进行辅导培训。负责培训辅导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各类辅导培训班教师档案和学生档案的建立。
(十)数字文化部 编制4名,职数1名
负责全市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及数字文化体验设备管理、更新工作。负责公共文化云平台网站的管理、运行及网站资料上传、更新。负责全市群众文化信息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制作、上传、发布。利用数字化平台发布全市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及相关资讯并进行宣传推广。完成各项活动摄影摄像,负责视频、图片等数字资源的收集、归类、整理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