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阳泉市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2010-2020)
索 引 号: | 012300895/2013-01120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教育 |
发文机关: | 阳泉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阳泉市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2010-2020) | ||
发文字号: | 阳政发〔2013〕13号 | 发布日期: | 2013-09-06 |
主 题 词: |
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阳泉市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2010-2020)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省属以上企业: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主题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立足我市实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均衡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依法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教育布局,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全市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一是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二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队伍。三是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四是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五是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三)发展主题。坚持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是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贯穿所有教育阶段并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三是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和发展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进入全国教育发展先进地区行列。到2020年,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区域内均等化,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切实保障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发展特色高中阶段教育,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各个区域和各个年龄层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二)发展任务。
1.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我市继率先实现“两基”达标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之后的第三次教育大发展和大飞跃。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发展水平现代化,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投入保障现代化,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支持,能够充分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育投入体制,教育基础设施与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学体系现代化,建立布局合理、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管理水平现代化,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责任,落实“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到2015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市发展、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建幼儿园。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幼儿园。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创建一批办园条件好,课程、教学、管理有特色,教育质量高的示范园,形成以示范园为龙头,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质量先进的学前教育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改扩建一批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努力提高农村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程度。
3.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健全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到2015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84%,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优先支持农村保留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确保新城镇建设和新建小区配建学校达标。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一批全日制小学和初中。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完善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义务教育扶困资助体系。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的办法。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4.促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到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改革招生考试办法,逐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指标直接分配的比例。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建立完善科学全面的普通高中综合评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1所普通高中学校。以推进特色高中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形成一批教育方式独特、学科优势明显、活动富有创意、尊重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挖掘学生个性潜质、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高中,发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特色办学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政府统筹、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到2020年,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调整相适应,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并举,满足终身教育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在城市新区初步建成集学历教育、教学研究、职业培训、技术推广、技能鉴定为一体的阳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启动建设阳泉职业教育园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
6.继续发展高等教育。到2015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6%。依托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加快建设步伐,积极创办阳泉工程学院。加强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设与管理,突出师范教育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努力跻身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7.全面推进继续教育。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建立完善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将继续教育纳入各行业、各地区总体发展规划。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加强农民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培训,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学习型家庭、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建设。
8.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逐步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9.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全市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全面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形成覆盖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城市、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阳泉教育城域网云计算中心,构筑高带宽、大容量、绿色安全、开放共享、持续发展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高标准 “校校通”、“班班通”,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形成完整的教育网络系统和现代化教育教学环境。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学科齐全、质量优秀、使用便捷的阳泉教育资源综合体系。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率应用。推进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进修,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增强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主动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管理电子化、管理过程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一)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鼓励个性发展;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各级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推进和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的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知行统一,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注重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探索和改进初中升高中推荐办法。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和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方式,逐年加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学校的比例,充分发挥指标生分配的导向作用。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保证“阳光招生”,确保招生考试工作的公开、透明,坚决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保障考生权益。
(三)建设现代学校制度。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作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四)深化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下,落实市、县(区)政府职责,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五)扩大教育开放与交流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吸引一批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来我市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省内外知名院校的优秀毕业生来我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院校与省内外以及国际知名院校的交流与合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落实。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把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学校领导干部培养培训和交流任职的力度。着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努力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努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
(三)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充分认识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制定并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和2%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从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新城镇建设、新建住宅小区必须规划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监督。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由各级政府共同负担,省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学前教育投入由政府、社会举办者和家庭合理分担,逐步增加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为主,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政策。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机制。
(四)坚持推进依法治教。各级政府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教师要自觉加强法律修养,做遵纪守法的楷模。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管理长效责任机制,确保学校长期安全稳定。严格落实问责制。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强化社会监督。
各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好本实施意见的重大意义,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配套政策和工作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各项目标进度,完善保障措施,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把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指标纳入各级各有关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定期组织开展督导检查。要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千亿阳泉、百万新城”而努力奋斗。
阳泉市人民政府
2013年7月30日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