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阳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阳泉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14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1-14 发布机构:

尊敬的焦以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阳泉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三条建议十分宝贵,为我们工作提供思路,经我们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飞起来”“示范带动”“通航强省初现雏形”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金省长“五个起来”工作总要求,多次就重点项目建设、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专题研究和详细部署,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市委雷书记亲自带队,赴河南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进一步深化项目合作,加快布局无人机制造、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等领域进行考察调研。刘市长亲自担任通航示范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深入调研指导通航产业发展。2024年我市将“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新风口,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动能

一、开展的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1+4”工作机制。2023年9月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关于成立阳泉市通用航空业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阳政办函〔2023〕98号),组长由刘文华市长担任,郭建文常务副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石峥副市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

2023年9月,市通航领导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通用航空发展建设各项工作的通知》(阳通航办发〔2023〕1号),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4个工作组,通用航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韩千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赵建军兼任。办公室下设4个工作组,分别为:

综合组,组长由市发展改革委分管通航工作的副主任担任;

应用场景组,组长由市交通局分管通航工作的副局长担任;

基础设施组,组长由市发展改革委分管通航工作的副主任担任;

产业发展组,组长由市工信局分管通航工作的副局长担任。

2.实地调研通航产业。石峥副市长多次就低空经济和通航产业发展做出批示,并亲自带队实地调研,对飞行营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低空空域分类划设,开展低空服务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要求“力争在盂县东梁机场由B类机场升级为A类机场方面取得突破”。

3.组织召开市级部署会议。为加快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的决策部署,按照刘市长重要批示要求,6月市通航办组织召开市级专题会议,传达金湘军省长在山西省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建设领导组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重点学习《山西省加快低空经济发展和通航示范省建设若干措施》《山西省低空经济发展和通航示范省建设2024年度行动计划》;听取有关县区、市直部门工作情况汇报,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4.做好顶层设计。我市紧抓山西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建设机遇,与北京中关村智库合作开展阳泉市低空经济发展分析,形成《阳泉市低空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明确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思路、赛道方向,积极探索主要任务和发展路径,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领。

5.印发年度工作要点。2024年在将省定任务(加快盂县航空飞行营地建设)纳入的同时,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印发《阳泉市低空经济与通航产业发展2024年度工作要点》,提出14项年度工作,明确责任单位,细化目标任务,确保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二、取得的成效

(一)实施盂县航空飞行营地项目

项目位于盂县东梁乡、西烟镇交界处。项目规划占地约469亩,总投资2.8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800米航空体育运动场地及相应飞行区、4100平米指挥楼、2850平米会议办公楼、2850平米宿舍食堂、3650平米航空体育器材库600平米航空体育器材维修间及其他配套设施目前,项目基础设施部分已经建设完成,完成投资2.3亿元,进入验收和试运行阶段。

(二)拓展通航应用范围

在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巡查、低空游览业务基础上,我市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在植保飞防、造林防火、地质勘测、文物普查等领域积极开展无人机场景应用。

1.无人机植保飞防作业。2024年下达省级补助资金47万元,用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目前全市植保无人机保有量30台,机型以大疆为主,主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除草剂。2024年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疫情防控面积3.1万亩。

2.载重无人机植树造林。今年在盂县梁家寨乡人工造林工程中,项目单位采用载重无人机空运树苗,提高造林效率,减少对苗木的二次损伤,解决人力搬运耗时长的问题。

3.无人机森林防火巡查。今年5月,市应急局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完成3处直升机起降点和10处取水点的勘测。在森林草原高火险期期间,我市利用无人机设备开展防火巡查,辅助防火工作员加强预警监测,做到火情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4.无人机地质勘测。阳煤一矿购置无人机开展地质勘测,无人机巡查每次仅需30分钟,效率是人工巡查的6倍,可实现全覆盖巡查作业对矿界内回采工作面进行采前、采中、采后塌陷裂缝调查。除巡查矸山,无人机还可以采集数据,辅助建立三维实时正射图,为企业后续开采规划、开发利用、土地复垦等提供依据

5.无人机文物普查。在今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中,盂县文物普查工作队利用无人机设备,对文物进行测量、定位、绘图、拍照、资料登记,采集登记文物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基础信息和相关资料,并将普查信息更新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采集软件系统。

6.警用无人机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目前我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配备警用无人机5架,无人机反制设备2台,各县区分局均配备相关功能无人机,警用无人机飞行总时长105小时34分钟。今年以来利用警用无人机设备在重大时间节点和节假日开展安保80余次,开展空中巡逻巡防120余次,参与案件侦查搜捕65余次。组织开展全市公安机关警用无人机比武、演练,飞行总时长60小时。

三、广泛开展科普活动

1.成立阳泉市航空模型运动协会。协会现有会员300余名,青少年会员170余人。授权高新区实践教育基地为阳泉市航空模型运动协会实训基地,定期举办公益培训,技术交流。

2.推广大众航空运动项目。桃林沟直升机飞行体验基地常年开放。今年7月组织10名学生参加中国青少年 “北斗杯”空天大赛山西选拔赛,全部获得奖项。8月9日市体育局将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届时会组织进行无人机展演。

3.开展航模进校园活动。与北大街小学、洪城河小学等5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航空模型运动校队组建与运动员选拔,目前共有300余名学生参与航空模型运动、科技无人机的学习和实践。

四、做好要素保障

1.连续5年下拨财政资金。市应急局从2020年起启动航空应急救援项目,市财政局切实做好资金保障,2020年至2024年累计安排航空应急救援专项经费1640.2万元(2020年92万、2021年861.7万、2022年356.5万、2023年200万元、2024年130万元。说明:财政资金根据直升机每年使用次数、起飞架次等等实际情况支付费用,遇到突发火灾、地质灾害使用频次高则费用高,使用次数少费用则低)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今年6月,阳泉市无人机用技术培训基地揭牌,市高新区与航天宏图公司签订《联合共建无人机驾考培训基地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产教融合机制”,共同培育无人机相关专业人才。同时,在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已经开设航拍摄影专业的基础上,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开办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计划今年首批招生40人;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开设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计划今年首批招生30人。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市将按照应用场景“搭起来”、基础设施“建起来”、产业链条“抓起来”、品牌影响“塑起来”、政策保障“强起来”五方面,进一步扎实工作,助力我市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在应用场景“搭起来”方面。充分挖掘我市太行山风景旅游带特色资源,进一步打造一批精品低空旅游项目。积极筹备开展航空体育、低空旅游等文化活动,营造航空发展氛围,激发消费潜力。

二是在基础设施“建起来”方面。2024年我市重点完成航空飞行营地建设和验收任务。2025年我市将积极推动东梁机场由B类升级为A类有关工作,扩展机场的开放程度和服务范围。

三是在产业链条“抓起来”方面。针对我市航空产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问题,我市将重点围绕“一核一心多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格局(一核:低空经济产业园;一心:低空经济飞行保障中心;多点:低空经济多场景应用),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活动,做好通航产业项目储备。

四是在品牌影响“塑起来”方面。以航空应急防火航空救援为依托,打造场景应用品牌。进一步开展航空科普教育进校园和校外通航科普实践活动,推广通航文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五是在政策保障“强起来”方面。加强向上沟通对接,争取通航产业政策和通航产业发展基金更多支持。鼓励有关企业开展通用航空商照、私照、运动类照、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等培训,加大通航人才培养力度。

以上答复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及时反馈。

感谢您对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